|
近期,國土資源部發布了《2005年工作要點》,《要點》中對建設用地供應政策采用了“從嚴從緊”四個字。“嚴”字貫穿于《要點》始末,在全文中出現不下20次。
同時,該文件還稱,今年將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納入省長考核指標,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控制力度比2004年還大,期望2005年宏觀調控有所放松的人士要大失所望了。
【開展土地調查】
2005年一開始,不少人士覺得,在經歷過一年半的宏觀調控后,今年的土地政策可能會相對放松一些,但國土資源部的一紙緊急通知打破了這些想法。
年初,國務院就決定在今年對全國存量土地進行資源調查。目前,國土資源部已將調查工作以《緊急通知》的方式下達給基層,并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期,到2005年3月前查清城鎮閑置土地、空閑地和批而未供地的情況。這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土地“家底”調查。
1月27日,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目前全國多數地區已經開始了清查工作,但也有個別地區尚未動作;此外,相關部門還將進一步研究從土地的價格機制上鼓勵各地節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強度。
其實,新年伊始的大調查不止是一次大規模的摸底調查行動,而是拉開了2005年土地嚴控的帷幕。近期,國土資源部發布了《2005年工作要點》,《要點》中對建設用地供應政策采用了“從嚴從緊”四個字。
“嚴”字貫穿于《要點》始末,在全文中出現不下20次。
【實行首長負責制】
在1月公布的國土資源部《2005年工作要點》中表示,今年將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納入省長考核指標,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這也是近年來,第一次如此明確地將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與省長考核指標聯系在一起。
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投資,增加GDP和稅收收入,大搞各類開發區,競相壓低地價甚至搞零地價出讓,不少政府部門不僅沒有地租收入還要倒貼錢,這種現象在各類開發區尤為突出。造成的結果就是,因為開發區過多過濫造成大量土地無人問津,閑置浪費。
與此同時,還有不少地方政府為了籌集建設資金,又片面追求高收入,大幅批租土地,“寅吃卯糧”。結果是提高投資門檻,增加經營風險,并促使利益集團進一步打起了農民耕地的主意。
2004年12月24日,《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正式發布,引起各級政府部門及業界強烈關注,并被統稱為“28號文”的《決定》,“28號文”中明確規定“調控新增建設用地總量的權力和責任在中央,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的權力和利益在地方”。這樣就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權力、責任劃分得很清楚,集中強調了地方政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耕地、節約合理利用土地的責任。
國土資源部的有關工作人員解釋說,正是基于對“28號文”的理解,國土部此次明確了“行政首長負責制”。“行政首長負責制”與目前正在各地推行的“垂直管理”并不矛盾。垂直管理標志著在區縣一級土地審批權的上移,但在省一級,將由省長起到主導作用。
【鼓勵土地集約利用】
近些年來國土資源部一直在強調嚴格執行供地政策,2003年全國共撤消3763個開發區;2004年又清查了81000多個新上項目的用地,清理出違法占用土地項目7184個,對停建、暫停并限期整改及取消立項的7077個項目分別采取了停止辦理用地手續、停止后續供地、停止發放土地證、收回土地等處置措施。
國土資源部的工作人員表示,2005年,土地方面的新政策帶有很強的延續性,將繼續近幾年的政策方向。
在1月17日召開的“中國土地市場年會”上,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的副司長束克欣在大會發言中稱,現行政策重點就是要嚴管土地。從全局利益來講,必須要對土地實行總量控制,每年占用農地必須控制在計劃指標范圍內,要對各行各業使用土地進行定標控制,目前已經制定的21個行業、23個指標還要進行修改完善。
《2005年工作要點》中也強調,在2005年要大力推進節約和集約用地,研究制定鼓勵土地集約利用的政策措施,建設用地預審、審批和供地時都必須嚴格執行建設用地定額指標和土地投資強度指標。
【深化土地儲備制】
2004年,國土資源部工作的一大著力點就是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建設,一年下來,在問題上成效顯著。2005年,該項工作將繼續深化下去。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贠小蘇在近日召開的“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建設座談會”上表示,近年來,土地收購儲備在土地市場的建設作用日益突出。一是增強了政府對土地市場的宏觀調控能力。二是推進了存量土地的盤活和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三是為招標拍賣掛牌等公開主動供地創造了良好條件。四是從源頭上有效地防止了腐敗現象的發生和國有土地資產的流失。
目前,儲備土地已經成為各地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應土地的主要來源。由此,土地收購儲備制度還為國企改革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支持。據統計,全國目前有土地收購儲備機構1700余家,累計收購土地總面積超過230萬畝,投入收購土地總費用達1965億元。通過土地開發整理,使64萬畝“生地”變為“熟地”,投入開發整理總費用741億元。
贠小蘇表示,各地的土地收購儲備工作還處于發展階段。下一步要進一步培育市場,加強調控監督,促進土地收購儲備整理出讓工作健康發展。土地供應不可能走壟斷的道路,目前,只能走而且必須走政府集中統一管理下的、以市場配置資源為主、與強化宏觀調控功能相結合的道路。 |